(6)高效——资产优化。引入最先进的IT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容的优化,降低它的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
(7)优质——电能质量。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8)集成——信息系统。实现包括监视、控制、维护、能量管理( EMS)、配电管理(DMS)、市场运营(MOS)、企业资源规划(ERP)等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业务集成。
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已步入成熟期,输电网架构变化很小,电网发展趋于平稳,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力供应及冗余储备趋向平衡。出于体制和利益需求,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停电时间最小化和市场效益最大化。欧美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开展较早,且已经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
相比较国外注重电力市场完善改革而言,中国电网面临的头号挑战是如何保证大规模输电网运行的安全、优质、高效和环保。由于我国的资源负荷分布不平衡,需要把西部的能源高效经济地运送到东部负荷区去,所以我国的智能电网是建立在特高压建设基础上的坚强的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
以上就是通过几天的学习所了解的智能电网的知识和心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完善自己,掌握专业知识,将所学的理论与工作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做出新的贡献!
(江泽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