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记者陈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发电,以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智能稳定接纳系统,这项系统的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电网已经具备了接纳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技术能力。”
风大电多、风小没电,阴天归零,风能、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使这些新能源接入之后很容易造成电网的波动。总投资超过94亿元的国家风光储输工程,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建设的新能源接纳工程,它能让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发电相结合,搭配成像火电一样稳定的电源,再并入主网。
国网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牛虎:“蓝色代表风力发电,它是不稳定的,绿色代表光伏发电,它也不稳定,甚至(波动)更加严重,通过我们的智能稳定接纳系统调节之后,您看这黄色的曲线,它是非常稳定的,接近于常规火电(的曲线)。”
国家电网风光储输工程总经理高明杰:“这项技术,是破解新能源并网发电难题的,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系统运行一年半以来,已经累计接纳新能源发电近4亿度。5月中旬,国家风光储输二期工程破土动工,未来,清洁能源接纳技术将出现在更多的新能源基地。截至4月,我国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并网容量突破6000万千瓦。
上得了网,还要送得出去,跨区域远程输电技术也不能含糊。
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往往在地广人稀,用电很少的地区,这就需要我们电网大幅提高,送电规模和输送距离。”
经过上千次的放电冲击试验,国家电网技术人员成功获得了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外绝缘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