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记者:您全程参与了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的“调控一体化”建设,结合实践经验,您认为以前“调控分离”的最大弊端是什么?而现在我们最主要的成效又在什么地方?
韩刚:以前“调控分离”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连续跟踪和评估,调度一般只能根据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运行状态变化信息,被动地响应设备故障引起的电网结构变化。虽然也制定了各种风险预控措施,但由于不掌握设备状态,措施的针对性必然要打折扣。
开展“调控一体化”建设,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将调度业务从电网向设备的延伸,把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监控员对设备状态实时监视和评估,实现对设备故障预判;调度员掌握可能的电网结构变化风险,提前考虑并实施风险预控措施,提高调度对电网的掌控能力。
记者: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全能调控员”?在未来,调度和监控间的界限是否会消失?
韩刚:“全能调控员”的提出是借鉴火力发电厂全能值班员培养经验,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通过对调控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岗位锻炼,调控人员将同时具备调度和监控两种技术能力。从培养路线来看,要加强对调控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这其中既包括电网运行、变电运行等知识,又包括相关的设备知识等;要加强现场实习,提高感性认识;要开展实岗锻炼,调控交叉培养,使其从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要加强选拔,引入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调控业务,引导其向“全能调控员”的方向努力。
从方向看,调度员和监控员有从技能融合向岗位融合发展的趋势,但仍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调度业务和监控业务侧重点不同,调度侧重电网管理,监控侧重设备管理,两种业务分工间的界限可能不会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