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天能厂区采访时看到,整个充电车间有10多条充电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有60个充电架,按照行业标准计算,每天生产的蓄电池至少在10万只以上。
记者采访到的一位环保专家经计算后认为,以铅蓄电池企业的普遍水平,按照国家清洁生产标准要求,执行0.50mg/m3的排放标准,天能电池在沭阳基地的实际产能所产生的铅排放总量规模至少在1.5吨/年左右,已超过了审批排放量66.3千克/年的22倍多。
因此,天能公司存在环保审批产能与实际产能、实际运行工艺产生的铅排放量与环保审批铅排放总量严重不符等情况。这一点在江苏省环保厅的执法检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记者在天能电池厂区采访时看到,厂区内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在铅粉线、分片刷片、称片等工序中,作业环境都存在着铅粉尘污染。一位正在作业的工人将他戴着的口罩取下后,记者发现口罩内积存着大量的黑色铅粉。同时,地面上也有大量含铅粉尘。
在外化成车间内,刺鼻的酸气扑鼻而来。水泥地面上有裂缝,大量含酸废水流淌在地上,一位工人正在用清水冲刷废酸水。但是可想而知,依然会有大量酸水直接渗漏到地下,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011年,蓄电池标杆企业上海江森自控就因为超产能生产造成了康桥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被上海市环保局责令停产。按照专家测算,天能电池公司沭阳厂区产能总量超标严重,发生血铅超标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专家告诫:重金属污染超环境容量应搬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血铅事件中,有些肇事者恰恰是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
2010年3月,四川省隆昌县发生了近百名儿童血铅超标的污染事件,当地唯一一家制铅企业——隆昌忠义合金有限公司被怀疑为污染源。但在几个月前,隆昌县环保局对这家企业进行了重金属污染专项检查,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未超过规定的限值。
在2010年发生的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中,东岭冶炼公司和万洋、金利公司被认为是造成当地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责任者。但检测数据显示,东岭冶炼公司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周边土壤铅含量也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