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并网投产的分布式电源1.56万个,装机容量3436万千瓦,其中分布式水电2376万千瓦,位列世界第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投石问路”
而在去年10月底发布的光伏发电并网方案,则被认为是分布式能源并网方案的“投石问路”之举。
实际上,2012年11月1日光伏发电并网方案执行后,北京、上海、无锡、青岛、济南等地不断有市民向国家电网提出个人自建屋顶光伏并网申请。其中,北京市民如海(化名)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介绍,早在2011年5月,如海就为他在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建立的私人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递交并网申请,但当时并无并网政策,相关部门相互推诿,并未给予批复。
方案发布后不到一周,如海就向国家电网北京市顺义区供电局递交自家屋顶3KW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并网申请。作为并网申请第一人,国家电网一周后专门安排项目经理,为如海的小电站并网进行科研勘察。通过磋商,如海最终选择“全部上传”而非“自发自用多余上传”的接入方式进行并网。
经过国家电网北京市供电局和北京市发改委的项目核准程序后,去年12月5日,国网批复了并网申请,同意光伏发电全部并网接入。如海如期拿到了电研院的《接入系统报告》和项目接入确认单。
“从递交申请到批复共23个工作日,比程序多3天,完全可以理解。”如海表示。
如海告诉记者,项目审批后,经过安装,他家的小型电站已于1月25日正式发电,每天发电10度左右。现在,小型电站运行基本稳定,目前已发电300多度。
不过,并不是所有申请者都像如海一样幸运。据如海了解,不少地方供电局以“发改委未核准”为由,拒绝个人光伏电站入网。“这可能是由于政策并未切实贯彻,或者是地方供电局对政策理解偏差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