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201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值同比增长15.3%(3)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高工锂电网    2013/2/27 13:16:18  我要投稿  

大型生产企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增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调研统计,2011年中国前10大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出货量为18600吨,占负极材料总体出货量的比重为81%,2012年占比上升至87%,前10大生产企业的出货量达24100吨,产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

1)2012年欧债危机阴云不散,美国经济复苏缓慢,而中国经济增长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致使整体市场行情相对惨淡,小型企业在资金链,回款时间方面压力陡增,迫使很多小型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2)中型生产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在客户选择方面偏于保守,不敢放账,只依托先前较为稳定的老客户维系;

3)大型生产企业在资金链、供应链都具备很多优势,抗风险、投融资能力也都较强,2012年前10大生产企业一般都出现了10%~40%的增量。如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锂电池材料配套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完整的产业供应链,2012年实现了30%左右的增量。

广东省为中国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最大聚集地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数量超过50家。其中,广东生产厂商占比为25%,集中分布在深圳和东莞两地;湖南占比为17%,集中分布在长沙和岳阳;河南占比为15%,集中分布在新乡和洛阳;山东、浙江、江苏占比均为8%,其它省份共占19%(图2)。

中国负极材料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湖南省和河南省)三大区域。区域集中度非常高,2012年三大区域合计共有46家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占全国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总数的89%,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已经在上述三个地区形成产业集群。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长三角和珠三角锂电池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负极材料生产企业聚集于此,利于掌控电芯企业生产动态,具备客户属地优势;

长三角和珠三角水陆空交通便捷,是国际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人造石墨主要原料基质沥青),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其产业链优势,减少原料及成品的运输周期,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河南省政府明确提出全省建成锂电池原材料5万吨以上产能,并且形成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在资金、土地、税收以及其它配置服务方面均给与了很多优惠;

湖南省锂电池其它配套材料起步相对较早,产业供应链优势利于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天然石墨属于资源型产品,湖南中国石墨的主要矿藏地。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