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中城市化相对较高的国家,如新加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已经结束,而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但缺技术,东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工程技术非常肯定。”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研究员朱振明表示。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承揽和实施了包括电站、大坝、电网、桥梁等在内的许多工程项目,业务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合同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三个国家增速最快,老挝是中国对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和业务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对老挝的对外工程承包项目未来5年幅度有望达到87.4%以上,特别是电力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等关系国民经济基本设施建设的领域,其增长幅度有望超过2.2倍以上。目前,云南电网公司正依托境外电网工程,大力拓展境外电力工程承包。2012年12月21日,中老友协会长、老挝政府办公厅部长兼主任辛拉翁·库拍屯、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总经理西沙瓦·提拉翁与云南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文签订了建设230千伏老挝北部电网的协议。
参与互联互通计划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政治意义。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总裁李耀曾表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计划,不仅能够较快推动东盟国家的发展,而且可以在支持东盟发展过程中,为中国赢得当地社会广泛的尊重和理解。”
技术对接:智能电网市场可观
虽然东南亚国家基础建设落后,但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和相关行业正在努力跟上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已经开始制定具体的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路线图。据相关数据显示,东南亚智能电网将从2011年的19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45亿美元,主要源自输变电、配网升级及智能电表部署等方面的投资。
“云南太阳能热利用、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接入等领域的科技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东盟各国在新能源技术、产品方面有巨大市场需求。”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马敏表示。
目前,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迅速增长,但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发电功率难以保证平稳。业界普遍认为,微电网和储能技术是决定新能源前途和命运的两大关键技术,而在智能微电网和储能技术方面,云南电网公司早已开展相关研究,而且此前已经开展了大量新能源上网方面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云南在新能源利用和上网方面的技术优势,也成了2012年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技培训中心落户云南的原因之一,在首次中国—东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技术交流与对接活动中,中泰两国企业就在泰国建立太阳能示范基地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