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发展方向
卫星导航系统最初基于军事目的而开发,美国GPS原来就是为了军用开发的。对北斗系统军用、民用定位的问题上,冉承其表示,建设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基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会促进国家导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国家信息化的建设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服务于北京卫星导航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李冬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系统上讲,一些专门针对军事方面的技术,不一定向民用开放。但是保证民用基本的需求和大规模应用,也不一定就是需要用到军事水平的技术,一般常规状态下的技术就够民用使用了。不会因为军事的应用导致民用受到一些限制。此外,军事应用是由国家来管理控制,而民用会跟GPS一样,更多的是市场行为。”
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在交通、气象等领域开始应用。而在未来,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其用户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有专家指出,几年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是一个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大型航天系统,其建设应用将实现我国航天从单星研制向组批生产、从保单星向保组网成功、从以卫星为核心向以系统为核心、从面向行业用户向面向大众用户的历史性转型。
“北斗时间”系统顺利引入我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开辟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新纪元。这一全称为“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管理系统”的精准授时系统,以我国自行研制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结束了我国电力运行时间完全依赖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历史,使得以往缺乏安全保障的“美国授时”变为“中国授时”。
依赖美国可能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可靠、高精度时钟的时间同步,是当代电网乃至未来智能电网运行的一项基本要求。所
谓“时间同步”,就是指用户机的本地时钟与北斗标准时钟对齐。举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股票交易大厅电子显示牌的涨跌信息如果要和股票交易计算机终端显示出的信息完全同步,依靠的就是实时授时网络。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从电力传输网到电力计算机网络的时间同步系统,主要是以美国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主时钟源,一旦发生战争等紧急事态,美国关闭或调整GPS信号,将引发我电网系统重大安全事故。2005年,为了解决“时间之觞”,一支专业队伍开始了“攻关”之路。
连过难关北斗时间将全面影响生活
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北斗卫星应用技术开发的单位,目前为我国7家北斗系统民用服务分理商之一,并且是总参测绘局授权的唯一一家将北斗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分理商。其执行总裁杜光耀向记者讲述了从立意到研发的全过程。“2006年,我们对全国电力行业作了一次整体调查后,发现即使是位于前列的华东电网,使用的也是GPS系统,这就更坚定了大家伙儿研发北斗的决心。”之后,高精度授时、系统稳定性、远程监测与维护……研发团队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地“啃”,终于,2008年12月19日,“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管理系统”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验收,并得到了鉴定委员会“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一致评价。2009年9月,国家正式确立“天地互备,以北斗为主的电力授时体系”。杜总裁告诉记者,这是一条有82426个目标用户、未来产值将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链,不仅对于电力、电信、水情等,将来在关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