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所以我们其实在纯电动车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去做,但是我们也看到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并不是接受度很高。您认为局限它的原因是什么?
崔雅丽:我觉得观念都要大家慢慢转变,因为大家会考虑充电不是很方便,安全性是否真实以及续航等等因素。其实E50在快充情况下仅需半个小时就能完成80%到85%左右的充电量,即便是慢充,也可以在6个小时内充满电量,这对上下班用户非常实用,无论在公司充电还是在下班回家充电都弄不会影响到车辆使用。同时荣威E50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非常长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年。再有就是荣威E50的续航能力,以60公里匀速前进的话续航里程可达到180公里,即便是城市综合路况的话也可以达到120公里,对于都市里面的上下班、周末短途自驾游、接送孩子等常规使用是能够全面满足的。
记者:针对纯电动汽车的这些局限的因素上,我们是努力在加以解决的。
崔雅丽:是的。这些关系到电池研发、电机性能等各方面综合问题。其实随着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增多,用户接受度也会越来越高。纯电动汽车的环保理念毋庸置疑,0排放是最直接的绿色标杆。
另外还有经济性。其实大家可以折算一下,比如荣威E50,百公里消耗12度电,现在一度电是6毛钱,行驶百公里只需要8块钱左右的使用成本;同样的汽油机A0级别的小车,即便是1.4的排量,百公里油耗6L,按照油价大约8块钱计算,百公里的行车成本也将近50块钱。8块和50块相比,其中给用户带来的经济利益非常巨大。
再者说荣威E50的操控性也是非常好的,比如在城市行驶,最常出现的是0-50公里加速,在这一项上,荣威E50只要5.3秒就可以从0加速到50Km/h,非常适合城市道路使用。综合这些因素,我觉得荣威E50已经具备了城市内使用的足够能力。
记者:今后市场应该也是非常好的。
崔雅丽:对,而且这也是代表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一种理念--崇尚低碳生活。
记者:荣威其实在10月份销量是同比增长的情况。
崔雅丽:诚如你所言,今年以上汽为代表的汽车企业在乘用车市场表现良好,始终保持高于整体市场的水平发展,10月份上汽乘用车零售量为22,494辆,同比增长99.9%,创历史新高。其中荣威品牌终端销量为14618台;MG品牌终端量为7876台,均大幅领先全国市场平均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汽旗下的荣威350和MG3车型更是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中有“最科技的家轿”之称的荣威350经过了三年的市场口碑检验,以超大空间、超高的安全性,人性化的科技以及良好性价比,赢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10月份创出年内销量新高,终端销量达9821辆,同比增幅达到111%,跻身“中级车万辆俱乐部”。而“英伦精品小车”MG3也以潮流时尚的造型、宽阔的内部空间和“小车安全王”的良好口碑,同比增长152.9%,整体销量,仅次于大众POLO,超越晶锐和雨燕,稳居A0级精品小车前三甲。
上汽销量的爆发,绝非偶然,上汽秉持精心造车,细心服务,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赢得客户的认可,荣威产品良好的好口碑长所致。
一直以来,上汽凭借着世界级造车水平,成熟的全球采购供应链体系,超越同级的安全性及创新的“宅捷修”售后服务,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方面,上汽坚持依托“中国主导、全球联动”的创新研发体系,做到了每款车型五星碰撞的标准。上汽独创的“宅捷修”上门式服务也让上汽的品牌力与服务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升。正因为有了品牌、产品及服务这三股坚实的力量做后盾,上汽才能竞争激烈的车市中脱颖而出,实现销量的跨越式增长。
记者:刚才听您说到MG、荣威分别的销量统计。那么,现在中国车市竞争很激烈,你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包括外资品牌的竞争状态呢?
崔雅丽:大家看到现在很多的进口与合资品牌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地下探,过去传统自主品牌所倚仗的低价低质战略已经陷入泥潭。但相比进口与合资品牌,我们自主品牌更了解中国的市场,也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上海汽车不仅拥有三十年合资造车的经验,并且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非常好的各方面团队。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产品制造,我们都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刚刚也提到为什么十月份能够有这样的表现,这也和荣威品牌到今年6周年,通过投放市场,累积消费者的口碑,做好的品牌营销,做好的产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