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难破并网之惑
“我们在全国做了100多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只有二三个项目实现并网。”罗多称。其实这并非个案,“金太阳工程”相当一部分项目都未并网,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重要形式,即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自然不能幸免于并网难。
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本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运营的基本原则,但在国内由于电力体制以及利益博弈等问题,电网一直将分布式发电项目产生的电力视为“垃圾电”,认为其将增加电网建设和运营成本,威胁电网安全,因此对其接纳的积极性并不高,并网难以及限电等现象频频出现。
其实,现有很多项目即便并网也大都属于用户侧并网。但罗多指出,这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即当负载消耗不了,就会出现电能逆流,其会冲击大的公共电网,为此会设置防逆流装置,一旦发生逆流,该装置就会自动切断,这就会使得30%到50%不等的光伏发电量白白浪费。
为了破解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电力消纳等问题,业界逐渐把希望寄托在了微电网身上,但同样受制于标准、技术、成本、政策等问题,微电网的前路似乎也并不明朗,现有项目境遇不一。
罗多称,兴业太阳能在珠海东澳、万山两座孤岛投建并运营了智能微电网系统,其中东澳“风光柴蓄智能微电网”已经安全运行两年多,完全离网,自发自用,岛上居民购电价格由过去纯粹靠柴油发电时的2.5元/千瓦时(含政府补贴),降到了现在的1.6元/千瓦时(不含政府补贴)。
除了上述两个“完全离网型”项目,兴业太阳能还在其湖南产业园以及天津生态城建设了微电网系统,罗多称,在建设过程中却受到了电网的多重限制,“电网只允许在独栋建筑物建立自发自用的微电网系统,不允许把规模做大,也就是两栋或多栋建筑物之间不能建立输配系统。”
光电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面临的并网难或将破局。孟宪淦较早前向本报记者透露一份题为《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已上报国家层面,其核心在于有效简化分布式发电并网流程,缩短并网时间,降低并网难度。这显然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但能否有效落实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