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讯:当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2011年参加由A123公司举办的电池系统展览时,他绝对不会想到,仅仅一年以后,这家全球领先的车用锂电池制造商会以申请破产保护的凄惨结局收场。同样应当感到惊诧的,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A123位于密歇根州利沃尼亚市的新电池厂落成仪式上,这位上任以后即大力鼓吹、支持新能源技术的领导人打来祝贺电话,夸耀在自己和政府的帮助下,以A123这样的新兴企业,将带领美国电池行业横扫全球无敌手。
“我希望未来当人们掀开自己电动汽车的舱盖时,将看到引擎和电池上写着‘美国制造’。”奥巴马说。他的憧憬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绝佳的讽刺。
朱棣文(左三)应该没料到A123的结局
10月16日,背负着美国能源部2亿4900万“殷切期盼”的A123公司,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同时同意将自己旗下的核心业务汽车,包括利沃尼亚以及邻近的罗慕路斯的工厂,以1亿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竞争对手江森自控。而不是此前一直在进行收购洽谈的中国万向集团。公司CEO大卫·维奥称,按照联邦破产法第十章,A123与江森自控达成收购协议是当前最能够维护企业和股东利益的决定。对于为何“抛弃”纠缠已久的万向,美国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意料之外的剧烈变故。
意料之外的剧烈变故,这种模糊的说辞,实际上也是A123这家企业自身发展史的写照。2001年,依靠着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池化学技术,A123的创始人相信自己能够迅速改变并引领电池工业,即把当时能量密度不足、易于发热的锂离子电池,变成具备竞争力的、足以满足从电钻到汽车需求的产品。换句话说,如果锂电池代表着能源供给的彼岸,A123将是摆渡人们到达的船夫。
在这番美丽预言的“感召”之下,几乎全球最聪明的投资者都怀揣着大笔钞票跃跃欲试。其中就包括通用电气、高通、红杉资本以及谷歌早期的赞助人迈克·莫里兹。而A123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在以3亿7100万美元的成绩,荣膺纳斯达克2009年最大风投IPO。
然而,好景不长。受累于绿色科技的命运多舛,A123的问题开始不断暴露。
其中最主要也是最致命的,便是成本问题。A123特色的棱柱型电池技术,并没有达到公司预期的性价比。尽管也有菲斯克汽车这样的大订单,但A123一直都没有实现扭亏。“因为制造这些产品比卖给用户花了更多的钱。每卖一块电池,就增加一笔亏损。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美国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
A123并非不知晓这一点。然而在多次从私人、公众乃至政府得到资源之后,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依然不足以拯救企业的生存。尽管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总体保持乐观,但是A123的糟糕状况注定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除了自身产品沦为过于精致的奢侈品之外,世界其他竞争对手的强大与优秀则是A123为代表的美国电池工业沦落的间接原因。松下、东芝、LG、NEC、三洋甚至比亚迪,都比美国企业更加适应消费新电子产品的市场变化。它们对于如何无所不包地生产上到汽车、下到笔记本电脑电池了如指掌,并且成功实现盈利。其中就包括击败A123,挣美国人的钱——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电池,而雪弗兰Volt装载着LG产品。
此时再回想奥巴马总统当初的那份豪言壮语,人们不禁要问,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国电池工业究竟会走向何方?至少目前,连美国能源部也给不出答案。尽管表示政府机构会继续向国内的电池企业提供支持,但把江森自控收购A123,粉饰成所谓新兴行业正常的兼并重组,实际上毫无意义。就像能源部自己说的那样,“四年之前,美国国内的先进车用电池就已经基本来自进口。看起来美利坚合众国正要被挤出这一快速增长的、战略意义重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