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理性对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热潮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汽车网    2012/8/31 15:44:16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发布实施,各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优惠政策也密集出现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政策中,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热潮,再次被点燃。

《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从政策释放的信号来看,政府发展新能源的决心颇大,而面对目前产销规模较小的局面,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资本领域的投资重点。据笔者了解,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及地方政府扶持资金在内的多种资本融汇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项目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当成为投资的重点,但就目前的现实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不具备大规模市场化的条件,盲目上马项目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导致产能过剩,引发产业结构调整。

时下,重庆、深圳在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地方政策,可以预计,未来还有更多的城市投入到这一行列中。不过,在地方政府的一拥而上中也隐藏着经济利益,一旦新能源项目获批,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都倾囊相助,扶持资金接踵而至,补贴数目之大令人惊叹,在对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资源不集中。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今年该市已确定了8000万元国家、省、市三级专项扶持资金注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扶持25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专项资金扶持3300万元,市发展改革局专项资金2000万元,其他专项资金500万元,但实际情况却是,就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和市场消费潜力来看,中山并不如它的紧邻深圳和广州。

此外,由于政绩考核标准的单一,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发展思想在诸多地方执政者脑中根深蒂固。在当下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项目仍备受推崇,地方政府不惜使出“税收补贴、土地税金优惠、政策扶持”的组合拳,力推新能源项目上马投产,以达到拉动GDP、创造就业等目的,为政绩、升迁做足筹码。

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情值得鼓励,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风电浪费、小水电盈利难等诸多前车之鉴依然在提醒我们;盲目审批、盲目上马、盲目开发并不利于产业的合理发展。从国家、地方政府到企业及投资者都应深刻反思,严格把控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切不可让光伏产业的今天成为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明天!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