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夏季拼水,冬季拼煤”,对于一次能源严重缺乏,98%的发电用煤需从外省调入的湖北省来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一直是每年必经的两场硬仗。“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发展需求与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据介绍,预计2015年湖北全社会用电量将达2100亿千瓦时,湖北电力最大缺口约为400万~1000万千瓦。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对湖北具有深远意义。
特高压实现“煤从空中走”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分布不平衡。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部地区,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等“三北”地区,但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和沿海地区。
为解决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优势,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陆续投入建设多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其中,首个国内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2006年开工建设,2009年1月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条世界最高等级的输电线路起于山西长治,止于湖北荆门,打通了华北向华中的输电通道,实现了“煤从空中走”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
直流方面,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顺利投入运行,这是目前规划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锦屏—苏南±8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在今年5月13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如今,特高压输电作为跨区输电交易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金钥匙”。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已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若干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近年来,拉闸限电少了
曾在冬夏两季受过拉闸限电之苦的湖北人突然发现,近年来拉闸限电少了。
火炉武汉一入夏,用电负荷就会攀升。武汉神龙汽车公司能源部负责人秦星,比别人更加关注电力的供应情况。
“分布在武汉各地的70多家神龙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只要任何一家出现用电紧张,便会影响零部件生产,波及整条汽车生产线。”因此,一进入夏季用电高峰,秦星就不时跟武汉市经委、武汉供电公司打听消息,是不是会跟前几年一样实施有序用电?“当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不会’的答案时,我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湖北是在国内率先尝到特高压电网甜头的省份之一。去冬今春,特高压平均每天向湖北输送1500万千瓦时电量,使湖北居民、工业用电免受拉闸限电影响。
有了特高压,就有了信心
湖北省经信委电力处处长刘文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国家电网公司通过特高压工程,为湖北组织外来电力,极大地缓解了湖北用电紧张局面。
冬季,湖北省荆门市大约能从特高压交流线路输入湖北的电力中分到约10万千瓦。“如果没有这10万千瓦,荆门市60%以上的工业企业就可能停产。”荆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王清民说。
全国人大代表、荆门市委书记王玲向记者表示:“我们目睹了荆门特高压工程从无到有。我们为特高压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而自豪,也为特高压实现了长距离输送电力的梦想而自豪。在此之前,我们哪敢想象,竟可以把山西的电送到我们这儿来用!现在很多企业家来荆门投资首先问‘有没有电’,有了特高压,我们就有了信心。”
湖北强劲的发展态势,对电力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十二五”时期,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湖北电网建设的投入,全面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加快完善湖北省内主网架和农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