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充换电模式陷僵局 Better Place让渡电池控制权(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8/8 11:28:10  我要投稿  

汽车厂家控制电池

充换电之争被认为是电池控制权之争,电池包甚至超过了整个纯电动车成本的50%,如果电池归能源供应商,其将获得电池方面的利润。

过去的争论当中,换电派和充电派互不让步。汽车厂商为了获得舆论支持,对外表示万一电池出现事故,责任归属难以界定,而且频繁更换电池可能影响电池性能。作为回应,南方电网和Better Place建立了快换体验中心。

Better Place进入中国后,曾制定了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是和汽车厂家合作,通过厂家制造可充可换的电动汽车,不仅提供给中国市场,而且出口到Better Place涉足的其他国家;第二步是和中国能源供应方,比如南方电网等合作,涉足中国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服务;第三步是,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生产充换电设备。

但其第一步就进展艰难,遭受了厂家的冷遇。Better Place曾和奇瑞等多家汽车厂商接触,都未能打破僵局。“汽车厂商要研发可充可换车型,意味着更高的投入。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投入都是赔钱在做。”王秉刚说。

Better Place必须调整方案。据周江龙介绍,Better Place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将采用欧洲模式,和厂商的关系也将采用其和雷诺汽车的合作模式。“电池完全属于汽车厂家,他们把包括电池在内的整车卖给我们,我们再出售给消费者,同时对电池进行管理。”其后,Better Place提供充、换电服务,按行驶里程收取服务费。

这种模式将完全颠覆了此前电网希望的网络服务商提供电池,汽车厂家提供汽车车身的模式,或许更有利于汽车厂家接受。

但前提是汽车厂家有技术支撑一个车型存在可充可换两种模式,而目前国内尚无这种车型。换电模式中的频繁更换电池,也需要厂家有更高的技术支持。

复杂博弈需政府协调

尽管发展模式变更后,更容易让汽车厂家接受,但Better Place和汽车厂家关系,并没有全面扭转。

周江龙承认,过去和厂家一对一的谈,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涉及到换电部分,最好的模式仍旧是不同品牌车型有统一的电池标准,进行电池的标准化切换,这样单车的电池配比可以优化到1∶1.1,否则将配备更多的电池,增加成本。

Better Place近期和比亚迪方面进行了接触,但比亚迪高层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目前并没有计划采用充换结合的模式。

周江龙改变了策略,把主要目光转向政府。最近几个月,他频繁和各地方政府接触,结合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契机,期望政府引导这种模式的拓展。“《规划》正式颁布后,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意向强了很多,也开始考虑充换结合的模式。”周说。

根据《规划》要求,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

Better Place希望地方政府认可的充换电结合的模式,并且能够影响到当地的汽车厂商,让其研发充换电结合的车型。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主要还是依赖于两大电网,如何协调电网改变原有模式,仍需政府出面。

《规划》制定了具体的销售目标,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如果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以目前的模式推行,电网过于强调自身诉求,显然无法完成目标。”一家车企内部人士说。

在王秉刚看来,多方复杂博弈里面,政府才是协调的关键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就应该发挥强有力的行政作用。”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