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合理规划大规模清洁能源基地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应用特高压、柔性输电、智能配用电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接纳与协调控制,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入、消纳和调节能力,破解目前面临的并网难等问题,有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目前已有风电场共48座,装机容量达270.4万千瓦,去年并网风电发电量达42.3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达0.43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达20.809亿千瓦时。到“十二五”末,我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达4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达70万千瓦。
去年11月30日,山东电网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已经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该系统能准确预测清洁能源机组发电功率,实时监测清洁能源发电场站运行情况,为我省风电、光伏电站安全并网和调度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电动汽车跑更远
智能电网的建设还可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减排效益。
“今明两年,我省将构建以济南、青岛、临沂等节点为支撑,以京沪、济青高速为基础,构建山东‘一纵一横’的交换电服务骨干网络。”王传庆告诉记者。我省计划向电动汽车服务网络建设投资7亿元,这也将进一步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预计今年年底,全省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等公共用车将超过1000辆。
今明两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除在青岛、济南等重点城市建设一批充换电站、配送站、充电桩外,还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围绕京沪、济青“一纵一横”高速主干线建设充换电站,开展环渤海电动汽车服务网络建设。到2013年,基本形成以“一纵一横”充换电服务骨干网络,覆盖率超过60%。
“十二五”末我省将建成覆盖全省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并实现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充换电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届时电动汽车可以跑得更远了。“根据计算,如全省电动汽车达到保有量10万辆时,每年可以减少燃油消耗2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吨以上,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王传庆告诉记者。